日前,记者随国务院安委会第六巡查组对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进行巡查时获悉,2016年重庆市建筑施工事故共死亡107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死亡65人,占比61%。今年截至到4月11日,事故死亡23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死亡11人,占比47.8%。
高处坠落死亡事故占死亡事故总数的六成,如此高的比率,实在引人深思。
据悉,重庆目前在建住宅工程、市政工程8165个,建筑面积2.8亿平方米,涉及穿山隧道、跨江大桥等多个项目。特别是重庆的山城特性,建筑呈基坑深、楼层高的特点。设计的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加大。
这些客观条件似乎给高坠事故埋下了天然的风险。如何预防高坠事故,作为建筑行业安全的主管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加强培训和现场监督管理外,对已经发生的高坠死亡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尤为关键。
记者在重庆市建委提供的工作汇报中看到,该部门将防范高坠事故,防范危大工程发生群死群伤事故高坠事故(简称“两防”)作为重点工作,开展了“两防”专项整治,并将这项工作列为日常检查重点。
“为什么高坠事故占比高?”记者追问道,该部门给出的解释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冒险蛮干,并举例说,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时,看到事故警示片中血淋淋的画面,有的工人说:“这个人运气好差!好笨!”此外,施工作业时,为了干活方便,很多工人不系安全带,甚至擅自拆除挡板护栏,现场监管难度大。
这些分析听上去很在理,但仅这样简单的分析明显站不住脚。
防范事故重要的就是“人机环”三要素。重庆市有施工企业10174家,劳务人员112万人。如何增强这百万名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培训到位不到位?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切实反馈。公司培训不少于15学时,项目培训不少于15学时,班组培训不少于20学时,这些硬性要求是否做到?培训内容能否被施工人员掌握和自觉使用?做到了这些,培训才可以说到位了。
实际工作中,工人们分散在不同的作业点,监管难度大,一个违规动作监管不到,一瞬间,就出事了。比如有的工人摘掉安全带挂钩,转身或下蹲进行下一步作业时,屁股顶在墙壁上,反作用力将其推下。
随着建筑设计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不禁让人反思,在施工过程中,能否考虑到风险作业的难度与安全施工两者的关系。一些危险作业点是否应该配备安全带专用挂钩的钢索,是否可以设置双挂安全带的点位,是否留有足够的安全作业空间。
对于高坠事故的成因,既有安全培训与工人自身安全意识的问题,也有监管方式方法、技术保障措施的问题。无论如何,作业环境与高坠事故的关系需要细细研究。只有找到61%的真正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减少高坠亡人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