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替人上班”受伤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2017-05-12 11:51 | 中国安全生产报 | 打印 | 收藏
缩小 放大
分享:

案情

赵某至某石材厂替其舅舅王某从事石材加工工作,一干就是3个月。虽然职工名册上登记的是赵某舅舅王某的名字,但石材厂按厂里的规章制度对赵某进行考勤,没有给赵某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作3个月后,赵某在加工石材过程中小指和食指受伤。伤情稳定后,赵某向石材厂厂长主张工伤保险待遇。石材厂厂长认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赵某不能被认定为工伤,不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赵某遂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仲裁委支持了他的请求。赵某被确认为工伤后,被鉴定为10级伤残,石材厂支付赵某各项工伤保险待遇11万元。

法理分析

在这起案件中,赵某虽“替人上班”,但已经与石材厂构成了劳动关系,故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赵某在石材厂已经工作了3个月,石材厂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属于石材厂默许赵某为其提供劳动。他为石材厂创造了产值和利润,符合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赵某工作期间,遵守石材厂的规章制度;赵某的工作内容为石材加工,在石材厂营业执照上注明的主营业务范围。因此,应认定赵某与石材厂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以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第2款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因此,由石材厂向赵某支付各项工伤待遇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首页| 关于国搜| 提供服务| 新闻中心| 法规标准|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742
技术支持:中投国搜(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22320号-2 技术支持:中投国搜(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