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美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由农业大国逐渐迈入工业制造生产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发达。随着发展,消防安全事故、工业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因此消防安全防护和工业安全防护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提高消防员和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障成为相关科研机构和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一直研究的课题。
1、消防员防护服装的技术问题
在进行火灾事故救援中,消防员死亡的情况屡有发生,据国外有关研究表明,仅有8%的消防员是由于烧伤致死,42%的消防员是因爆炸冲击或建筑倒塌直接致死,其余50%无明显事故原因死亡。但专家们普遍认为无明显事故原因的死亡,是由于热压力造成判断力与行动力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降低消防防护服热压力是对提高消防员事故抢险救援率、增强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消防防护服装耐热气压弱问题
近几年来,各个国家虽然都一再将消防安全防护服的标准重新修订,不断加强各种面料性能的数据指标,但是一个重要项却从未作为参照的标准,即服装穿着的舒适性。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是服装的湿热传递性能,是基于服装、人体和环境三者的关系问题,人体通过服装与环境进行湿热传递,服装不仅要具备导热去湿作用,而且还需要具备隔热隔湿作用。消防员安全防护服,其吸热性也受湿热传递性能影响,当服装内湿热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正常值,就会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个人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高消防员安全防护服的耐高温和隔热防护性能,并且使消防服轻便同时还防水透气,提升消防服自身的湿热传递性能,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热点和挑战的难题。
1.2消防员防护服装发展的展望
消防员防护服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阻燃性、防水性和热稳定性等常规检测性能,同时还需满足在火灾救援环境下面临的辐射热、传导热、对流热以及热熔融物质、热蒸汽烫伤的防护要求。如何改善消防员防护服的湿热传递性能,不仅要对消防员防护服装用纺织品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改良,研发高性能纤维、多功能性面料,而且要与智能可穿戴技术结合。随着各种导电材料、柔性传感器和低功耗芯片技术等智能可穿戴技术的不断成熟,研制出符合消防员防护服用纺织品性能要求的智能化多功能面料势在必行,但不同与市场上大多数的产品,只是将智能电子等组件简单的附和在织物表面,而应是研发直接将各种智能电子材料嵌入到纤维里,实现智能面料的可水洗、机洗、甩干、烘干,同普通衣物的维护毫无二致,且满足柔性、变形等舒适性的需求。
2、电力防护服装的技术问题
我国电力工业生产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工人的安全防护水平并不高,近年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反映出我国电力行业在安全生产中存有的弊病,如何保障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力作业的安全,除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外,还应重视对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的配备。
1.1电力防护服装的发展现状
电力行业主要发生的危险有电弧烧伤、电击伤、高空坠落、机械打击等,其中电弧烧伤、电击伤的防护措施和防护服用纺织品的面料性能关系较为密切,根据危害的种类和等级的不同,主要分为:防电弧工作服、带电作业屏蔽服、高压静电防护服等。目前,普遍发现国内电力防护服装用纺织品存在几个问题:一、功能性不理想;很多危险往往伴有多种伤害,但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大多仅具备单项的防护功能,不能完全应对复杂的危险环境,防护功能不够全面;二、产品相关标准不够完善,国产防电弧面料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国内没有专业的电弧防护性能检测机构,导致质量检测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产品的良性发展。
1.2电力防护服装发展的展望
为了保障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电力防护服装的改良刻不容缓。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服装面料功能性,尤其是综合防护性能,以满足复杂环境多种危险的防护需求,同时也应增强穿着的舒适感;二、进一步完善产品标准,在考核安全性指标的同时,增强对一些物理性能指标的监测,如面料的耐磨性、强力、透气性等指标。从整体上提升国产功能性面料的质量。同时建议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国内面料电弧防护性能的检测机构,降低国内产品研发的成本。
3、工业热防护服装的技术问题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化工、燃气等生产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闪火、爆燃等火灾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着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对此国家越来越重视相关产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很多企业都开始为员工配备具有防静电阻燃功能的安全防护服装,简称阻燃防静电服。服装面料的阻燃功能从阻燃机理上划分为材料阻燃服和后整理阻燃服。目前大多数企业选择的阻燃服面料是后整理面料,因为成本相对较低,但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1.1工业热防护服装目前存在的问题
后整理面料是普通面料在后期染整中经过阻燃剂处理,使其具备阻燃性,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柔软舒适、成本低,缺点是经洗涤后阻燃性能会有所降低或消失,防护功能减弱,并且面料在遇高温或火焰时会挥发大量有害的气体。材料阻燃面料是采用阻燃纤维织就的面料,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是芳纶系纤维,优点是永久阻燃、防护性能高,缺点是面料的舒适感稍差,成本相对较高。
1.2工业热防护服装发展的展望
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后整理面料与材料阻燃面料的研发工作应双管齐下。研发高性能阻燃纤维,吸取芳纶纤维中的优点,改善芳纶纤维舒适性、伸缩性、耐光照等缺点,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合理设计材料组成和结构,研发满足不同行业多功能化需求的工业热防护服装用纺织品。
结论
从目前的热防护纺织用品的发展现状来看,各科研机构和企业都着重于对新型高性能纤维和服装结构的研究,防护服穿着的舒适性同样在安全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满足安全防护服装防护功能的同时,应兼顾服装穿着的舒适性。但怎样解决功能性与舒适性共存的矛盾性,是现在安全防护服用纺织品研究的关键和难题。
参考文献
1、康佳媛.“三位一体”齐发力——多维度改良消防服湿热传递性能 .中国纺织报2016.
2、刘琳.我国电力行业安全防护服的现状及发展[B].棉纺织技术,2015(4):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