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公司企业管理部开展了执行力建设检查调研,对今年以来公司发出的各类通报整理统计后发现,在发出的151个通报中,安排布置的257项工作只有208项工作得到了执行,加上很多工作在安排布置时,没有逐项落实监督、检查部门和具体的验收人员,导致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工作停留在通报上。
调研中还发现,在通报中,很多工作因为完成不力或完成效果不好,在开出的责任追究罚单中,很大一部分因为工作责任划分太过笼统,导致罚款只能是写在纸上,却无法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只能是处罚打了水漂。
笔者从事企业管理10多年来发现,上述情况在很多企业并不少见。尽管在一些企业为了促进工作,各类通报满天飞,但把通报内容真正落实到现场的并不多,久而久之,通报了等于安排了,通报了等于落实了,通报的严肃性和威慑力大打折扣,沦为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
近年来,为确保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圆满完成,很多企业采取定期通报进度完成情况的方式督促和强化各基层单位给予重视,使落后的迎头赶上来。可实际上,尽管进行了通报,有的单位工作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并没有多大进展或根本没有进展,没有达到通报的预期效果。
究其原因,发通报的作法很好,但一些企业管理者误入了“一通就灵”或”“一通了之”的怪圈,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办法,也没有配套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规定,更没有逐项落实具体的监督、检查和验收部门和人员。这样的通报,约束力不强,执行力不高,不发也罢。
对此,笔者认为,要还原通报本身的功能,提高通报对企业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查找任务指标定得是否合理。对于发了几次通报仍然没有进展的单位,要深入跟进调查研究,看当初给这个单位下达的任务指标是否合理。发现严重不合理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合理的,就继续令其执行。
其次,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要切实行动起来。没有跟上进度或进度排在后面的单位,要知耻而后勇,既不能破罐子破摔,也不要得过且过,要认真查找没有完成进度或落后的原因,通过采取向先进单位取经学习等措施,尽快追上进度。
再者,要积极协助落后单位赶上进度。对于考核和通报的主办方来说,当发现没有跟上进度和落后的单位时,要积极主动与这些后进单位沟通,一方面多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加以督促;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帮扶指导工作,让这些工作掉队的后进单位提高认识、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与其他单位并肩进步。
总之,企业对基层单位工作任务和指标完成进度情况进行通报后,还要做好后续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和办法让后进单位得到监督、警醒和鞭策,进而知耻而后勇,快速赶上来,这样的通报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